檢查液壓鉗、提升系統、動力系統……8月22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鉆井一公司沙特項目SINO-37隊剛開完早會,沙特籍雇員瓦拉就開始了井場的巡回檢查工作。
瓦拉是SINO-37隊的實習帶班隊長,也是該隊平臺經理王禮鋒的徒弟。在該隊工作8年來,瓦拉一步一個腳印,逐漸成長為隊里的骨干。
王禮鋒已在沙特工作了15年。15年來,他所在的鉆井隊為超過100名沙特人提供了工作崗位,瓦拉就是其中的一員。目前,SINO-37隊員工中沙特籍雇員比例超過80%。該隊中沙員工緊密合作,攜手共進,突破了地域和文化的差異,營造了“中沙員工一家親”的和諧氛圍。
讓“瓦拉們”有了一技之長
瓦拉目前主要負責帶班管理工作,不時還會教沙特籍雇員鉆井方面的操作技能。但是剛來SINO-37隊時,他還只是一名場地工。
“剛來鉆井隊的時候,瓦拉什么也不懂,我們只能從最簡單的認識工具開始教他。”王禮鋒說。因為語言溝通問題,很多時候他只能通過簡單的手勢告訴瓦拉需要拿什么工具,因此瓦拉經常拿錯東西。
為了幫助新入職的沙特籍雇員迅速提高技能水平,該隊從眾多資深技術人員中選出了導師,與雇員簽訂師徒協議,王禮鋒便是從那時起與瓦拉結緣的。
在SINO-37隊,安全被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王禮鋒教瓦拉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全施工。“一開始,我要求瓦拉每天觀看安全警示視頻,并讓他說說自己的心得體會。”王禮鋒指導瓦拉觀看不同類型的鉆井施工警示案例,直觀地感受到井場施工的危險性,認識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隨后,他還有針對性地教瓦拉識別工具,手把手教瓦拉操作液壓鉗等設備。
瓦拉是一個認真好學的徒弟,在休息之余總會去找王禮鋒學習。為了更好地學習技能,瓦拉還請王禮鋒把廢舊設備拆卸下來,自己摸索著拼裝,熟悉設備性能。很快,他就在該隊組織的勞動競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同一批沙特籍新雇員中的佼佼者。其他雇員也在師傅的帶領下取得了很大進步,他們努力向瓦拉學習,希望成為下一個“瓦拉”。
師帶徒計劃的實施,提高了該隊沙特籍雇員的整體素質,讓他們有了一技之長,該隊培養出的很多優秀雇員都受到了甲方的肯定。
“舍不得離開井隊”
SINO-37隊組建8年來,沙特籍雇員跟隨井隊走過了沙特的各個地區。“中國人尊重我們,我們也會全心全意工作。”瓦拉說。
該隊尊重沙特籍雇員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每逢沙特傳統節日,都會積極為雇員協調工作時間。在工作中,每當沙特籍雇員遇到困難,中方員工都會幫助他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剛來SINO-37隊工作的沙特籍雇員遇到不懂的問題,有時會在凌晨叫醒王禮鋒等人,尋求解決方法,他們也都熱心幫忙。
8年來,該隊沙特籍雇員與中方員工共同成長,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很多沙特籍雇員笑稱自己舍不得離開井隊。
“希望去中國看看”
一起工作了8年,很多沙特籍雇員都學會了幾句漢語。瓦拉用漢語對王禮鋒說:“我最希望的是有朝一日能去中國看看。”
8月21日,天剛擦黑,三三兩兩的沙特籍雇員和中方員工拿著毯子來到了營地旁的沙地上坐了下來。不一會,就聚攏了10多個人。他們跟著音樂哼著小曲,跳起了沙特當地的舞蹈。“舞蹈聚會”是SINO-37隊持續了8年的傳統。
“因為他們的文化習慣,很多沙特籍雇員在下班休息的時候喜歡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后來也有中方的員工慢慢加入了舞蹈聚會,大家經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放松心情。中方員工也會教沙特籍雇員交誼舞,錯亂的舞步經常引起哄堂大笑。”王禮鋒說。
在該隊營地,沙特籍雇員對中國菜也情有獨鐘。
“我想吃最好吃的中國菜。”在王禮鋒的熏陶之下,瓦拉喜歡上了中國菜。但是,要說最好吃的中國菜是什么,這讓王禮鋒犯了難。深思熟慮之后,王禮鋒決定給瓦拉做他拿手的河南燴面。看著瓦拉生疏地用筷子夾面的動作,王禮鋒也笑出聲來。“這碗面真好吃。”瓦拉直豎起大拇指。
8年來,該隊的沙特籍雇員和中方員工一起工作生活,共同闖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任務。(魏園軍 李 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