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石油工程非洲公司固井項目部坐落在非洲原始叢林之中,遠離城鎮,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易加速設備的老化、損壞和故障,散熱不好、減震損壞等各類問題凸顯。
“物資運輸車每10天來項目部一次,項目部采購要先報計劃,經非洲公司或國內購買,再由物資運輸車運往項目部。項目部附近沒有供應商和修理廠,一旦設備需要維修,要么選擇距離千余公里的修理廠,要么從國內委派修理工,耗時長且費用高,嚴重影響生產。”該項目部經理萬曦超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設備采購、運輸、維修不便等困難,該項目部積極做好設備維修管理工作,通過完善設備管理制度、培養設備維修能手、積極拓展業務外延,管好、修好、用好每一臺設備。
在非洲27年來,該項目部完成各類固井施工、泵注作業等3000余次,沒有發生一筆外委維修費用,為公司節約維修成本1000余萬元。
完善設備管理制度,由專人對每臺設備實時“監護”
“我們為每臺設備配了‘保姆’,”該項目部機械工長季榮凱說,“制定了‘專人負責,其他人輔助’的設備管理制度。”
該項目部對所有設備進行定期摸底,建立“健康臺賬”,掌握每臺設備的狀況,并根據每臺設備的使用情況、廠家要求等,進行“人、物匹配”:安排經驗豐富、技術熟練的員工“照顧”老舊設備,便于及時消除設備隱患,迅速處理突發故障;年輕員工則負責相對“健康”的設備,并由經驗豐富的員工對其進行輔助,做到每臺設備都有專人負責。
同時,該項目部對設備進行動態跟蹤。“受氣候、使用年限等因素影響,設備的狀態是實時變化的。就像給病人使用心電監護儀,我們要隨時對設備進行多項指標的動態跟蹤。”該項目部副隊長孫德昌說。
該項目部要求員工做到“日檢周查月總結”。設備主要責任人每日檢查設備狀況及需要整改的問題;設備主管等技術人員每周對設備進行一次全面“體檢”,一旦發現“病癥”,便督促設備主要責任人進行整改;設備主要負責人每月對設備狀況做全面總結并完整記錄,建立設備“病歷本”。
此外,該項目部實行崗位“雙交接”制度,倒班人員和接班人員不僅要在現場對設備各方面狀況進行細致交接,還要遞交書面報告,記錄本人工作期間所負責的設備表現、維修情況和注意事項,由隊長確認后,才算過關。
精細化師帶徒,培養設備維修“全能”選手
“有沒有可能是循環泵本體出現了問題?”近日,該項目部青年員工王曉剛對水泥車循環泵壓力不足故障進行維修,他的師傅季榮凱在旁耐心指導,很快解除了故障。
“剛到項目部時,我很驚訝。在國內,設備出現問題,均由專門的售后人員維修,不需要員工自己動手。而在這里,我要跟著師傅學習設備維修技能。”王曉剛說。
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該項目部采取“三步走”師帶徒方法:第一步是“我做你看”,在設備維修過程中,師傅干活徒弟觀摩;第二步是“我做你也做”,師傅和徒弟共同完成設備維修,在干中學,在學中干;第三步是“你做我看”,徒弟熟練設備維修操作后,單獨完成維修任務,師傅在旁觀看指導。
“直到徒弟能夠安全熟練地完成各項工作,才算完成了整個培訓周期。精細化師帶徒的方式使項目部員工能夠快速熟練地掌握各項工作技能與設備維修方法,每一位員工均成為‘全能’選手。”季榮凱說。
拓展業務外延,讓每臺設備物盡其用
2015年,與安東石油技術公司簽訂了礫石充填泵注服務合同;
2017年,與亞潤能源技術公司簽訂了稠油降黏泵注服務合同;
2018年,在非洲開展礫石充填防砂增產服務;
…………
該項目部積極拓展業務外延,充分發揮設備的最大價值。“業務外延,就是用好設備,使設備在保證固井作業的前提下,還能用來服務礫石填充、泵送原油等作業,物盡其用,創造更多的效益。”中原石油工程固井公司副經理賈全忠說。
以作業井擠注作業為例。非洲當地老井由于長期開采,產量急劇下降,甲方經過大量研究,決定采取井內礫石填充擠注措施來延長原油生產周期,提高產量。
“甲方此項施工所需的設備引起了我們的注意。”萬曦超說。
該類施工所需的配注設備及配液罐等,均為固井作業常用設備,該項目部經過反復論證,調配出一輛400型水泥車、一輛700型水泥車,以及三四只固井水罐。最終,項目部順利承攬了20余口井的配液與泵注施工,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肯定。(本報記者 楊 敏 通訊員 栗 強)
